中美贸易摩擦是世界政经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的体现,中金策略团队联合相关行业组推出本主题系列旨在分析当前变局对中国产业产生的短期及中长期的影响。短期,中国宏观增长和企业盈利可能受负面冲击。中长期,中国要挖掘内需,推动产业升级,应对内外部挑战。
从短周期(未来一年)来看,基准情形之下(假设美国对500亿及20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25%关税),我们估算中美贸易摩擦将影响2019年名义GDP约0.4个百分点,A股/海外中资股盈利约7.3/10.6个百分点。行业层面,本次贸易摩擦重点涉及的相关行业中,来自美国需求占比、公司海外产能布局、利润率、技术自主度以及产品在美国进口市场的可替代性等因素决定了行业短期影响大小,从而也影响行业采取的短期应对措施,如分摊成本、在不同区域间协调产能、增加其他市场开拓等。
考虑到中美经济体量及全球影响,中美关系如果朝着已经出现的苗头演进,对投资者来说可能意味着交易成本提升、可预见性及风险偏好的下降。中美关系的转变已经有逐步体现到除贸易领域之外的其他领域的迹象,包括技术合作与交流、投资、第三方市场开拓等,未来可能也会对全球治理及政经框架产生更深远的影响。
日本从1970年代开始应对内部产业结构转型及外部日美贸易摩擦的经验值得中国参考。中国近年增速换挡、人均GDP水平、产业结构、内外部矛盾等方面特征与1970年初期到中期的日本相仿。对日本产业结构变迁的研究显示,虽然日本政府产业政策起了一定作用,但更重要的是激发企业活力、企业通过创新与升级逐步提升产业附加价值,整体产业结构逐步向高附加值的产业集中(如高端原材料、电子通信、汽车、一般机械、通用机械等),相对低附加价值的产业(轻工、食品、纺织等)或日本本身不具备竞争优势的产业(能源与普通原材料等)则逐步依赖进口,从而实现全社会人均收入增长,消费升级,迈向高收入国家行列。
中国面临的外部环境比日本1970年代可能更加复杂,但内需潜力相对空间更大,是中国应对全球变局的基石。我们认为,对中国来说,
1)内需潜力是应对外部变局的最终依靠,内需未来可能会更加得到重视;
2)产业升级是内需释放的关键,是实现居民收入增长、消费升级的方式和前提。中国近年已经呈现与日本1970年代类似的产业结构升级的迹象,未来如何在变化的环境中稳定企业信心、激发活力、提升创新能力成为关键;日本的经验表明政府产业政策只起到有限作用而非决定性的影响;
3)相对广阔的内需、依然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制造业持续发展带来的一定的技术积累等因素使得中国在具备下列特征的制造业依然具备较强竞争力:a)标准化产品;b)有一定研发及技术积累门槛;c)需要一定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尤其是达到一定教育程度水平的劳动力的成本优势。这些行业可能包括家电、汽车制造及零部件、重卡及工程机械、新能源汽车、电子与通信设备、医药与医疗设备等;
4)低附加值产业的转移是产业升级与优化产业布局的自然结果,在劳动力成本上升与其他环境变化的背景下,中国部分产业转移至其他更具相对优势的地区可能有其内在逻辑,这一趋势在贸易摩擦升级前已经产生,未来可能会更加明显,对外直接投资可能会加速;
5)金融市场改革有序推进,是促进内需有效释放与实现产业升级的必要条件,日本在这方面也有较多的经验与教训值得中国借鉴参考。
本文摘自:2018年12月17日中金发布的《全球变局下的中国产业趋势:策略篇》
可以QQ联系我们:896161733;也可以电话:18121118831
提供商业计划书、投资计划书咨询、撰写和指导
服务企业、政府和投资者,提供各个产业可行性研究报告撰写和咨询服务
为企业提供物流园区规划咨询,包括市场调研、可行性、总体战略和运营规划等等
商业计划书是一份全方位的项目计划,它从企业内部的人员、制度、管理以及企业的产品、营销、市场等各个方面对即将展开的商业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包含论文PPT)。